11月28日開幕的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云南省旅游業發展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1-10月,云南省接待游客6.8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15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8.3%、82.1%,恢復程度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趙國良在報告中表示,近年來,云南省堅持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先后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旅游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部署實施若干重點工程,謀劃落地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旅游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品牌創建、文旅融合等全面轉型升級。
目前,云南全省共有世界遺產5處、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個、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區)116處、中國傳統村落708個、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5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34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4個、省級旅游度假區28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9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58個,“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品牌知名度不斷增強。
同時,云南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旅游業發展。特別是針對今年暑期多個省份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嚴峻形勢,云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跨省旅游“落地檢”,迅速部署實施“游客進入景區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措施,第一時間阻斷疫情傳播風險,避免了由此帶來的巨大人力物力成本。7-8月,云南全省接待游客1.94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273億元,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9.4%、2.2%。
此外,為降低疫情對文旅業的沖擊和影響,云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文旅紓困幫扶13條”、“統籌疫情防控和旅游業恢復發展20條”、“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文旅市場主體活力27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首創“熔斷險”和“隔離險”2個保險產品,累計銷售71萬余份;截至2022年10月,共發放文旅消費券和加油券1.8億元,帶動消費14億元;文旅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貼息2896萬元,獎補100家旅行社和20家旅游演藝企業紓困穩崗資金5550萬元、71家A級景區減免門票獎補資金約1.1億元;為涉旅行業減稅降費44億元;100%退還旅行社質量保證金2.4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購物等市場亂象,云南省深入開展“旅游革命”,出臺實施旅游市場整治“22條措施”和旅游從業人員“八不準”規定,取消旅游定點購物,探索實施“1+3+N+1”旅游市場綜合監管、“1+16+129+X”投訴處置、旅游市場綜合監管考核評價、“30天無理由退貨”、涉旅企業誠信評價、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工作監督執紀問責等監管機制,旅游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據統計,2022年以來,云南省共出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20.24萬人次,檢查文化旅游企業6.92萬家次,責令整改282家次,立案調查508件,辦結案件769件,共處以罰款金額443.36萬元,責令停業整頓40家次,吊銷許可證22家,取締19家;受理投訴19544件,投訴處理平均時間在2小時以內。
不過,報告也坦言,云南旅游仍然存在旅游業態和產品老化、旅游業受疫情沖擊嚴重、市場主體不夠強、市場亂象一時難以根治、體制機制還不夠順暢等問題。下一步,云南省還將接續落實好紓困幫扶政策措施,著力穩住旅游經濟基本盤;大抓文旅項目和投資工作,全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加快推動旅游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守護好云南旅游這塊金字招牌。(胡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