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iusqp"><option id="iusqp"></option></td>
  • <p id="iusqp"><label id="iusqp"><xmp id="iusqp"></xmp></label></p>
      <acronym id="iusqp"><strong id="iusqp"></strong></acronym>

        <big id="iusqp"></big>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濟南市 | 青島市 | 淄博市 | 棗莊市 | 東營市 | 煙臺市 | 濰坊市 | 濟寧市 | 泰安市 | 威海市 | 日照市 | 萊蕪市 | 臨沂市 | 德州市
           聊城市 | 濱州市 | 菏澤市
        濟南市的景區景點
           

        大明湖
        大明湖
        臥牛泉
        臥牛泉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
        滄園
        滄園
        趵突泉
        趵突泉
        大明湖
        大明湖
        東流泉
        東流泉
        趵突泉
        趵突泉
        東流泉
        東流泉
        大明湖
        大明湖
        趵突泉
        趵突泉
        趵突泉
        趵突泉
        大明湖
        大明湖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
        微山島
        微山島
        白石泉
        白石泉
        大明湖
        大明湖
        首頁 >> 山東 >> 濟南市
        區號:0531
        郵編:250000
        面積:8227平方公里
        人口:658萬人
        政府駐地:濟南市經二路193號
        位置:位于山東省中西部
        行政區劃: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地區概況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黃河中下游和環渤海經濟帶南翼的重要戰略城市,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山東政治、文化、經濟、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濟南軍區和濟南鐵路局本部位于濟南。濟南位于山東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城市,和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濟南,又稱“泉城”,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美譽。下轄6區、3縣、1市,總面積8227k㎡,人口681.4萬,其中市區人口近400萬。濟南是“中國城市綜合實力1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10優”城市之一。

        行政區劃

          濟南市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面積8227平方公里。人口658萬。
          市中區 面積280平方千米。人口57萬。轄17個街道。
          歷下區 面積100.89平方千米。人口59萬。轄13個街道。
          天橋區 面積249.05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13個街道、2個鎮。
          槐蔭區 面積151.48平方千米。人口37.75萬。轄12個街道、2個鎮。
          歷城區 面積1298.57平方千米。人口92萬。轄13個街道、6個鎮。
          長清區 面積1178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4個街道、6個鎮。
          章丘市 面積1855平方千米。人口101.2萬。轄6個街道、14個鎮。
          平陰縣 面積827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2個街道、6個鎮。
          濟陽縣 面積1076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2個街道、8個鎮。
          商河縣 面積1162平方千米。人口60萬。轄1個街道、7個鎮、4個鄉。

        濟南夜景

        歷史沿革

          秦始皇建立郡縣制時,今天的濟南地區屬于濟北郡。漢初,設立濟南郡,含義為“濟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音己,三聲)發源于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于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后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濟源、濟南、濟陽、濟寧等地名還是保存了下來,濟南由此得名。自明朝以來,濟南一直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1948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濟南,設“濟南特別市”,相當于現在的直轄市。1949年5月,復稱“濟南市”至今。

        人口民族

          2008年,年末戶籍總人口658萬人,下降1.42‰。全年人口出生率9.86‰,上升0.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6‰,上升0.0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26‰,上升0.18個千分點。人口機械增長率-5‰,降低4.24個千分點。年末常住人口約700萬人,增加5.54萬人,增長8.43‰。市區人口已達353萬。
          濟南市是我國東部散雜居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會城市,是全省民族工作的重點城市之一。據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濟南市有48個少數民族,人口109299人,占全市總人口1.84%。其中,回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8.79%回族、滿族、蒙古族、哈尼族、朝鮮族、苗族、壯族、維吾爾族、彝族、藏族等十個少數民族占濟南市少數民族人口的98.42%。目前,全市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萬人的縣(市)區6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千人的鄉(鎮、街辦)23個,民族村(居)45個。

        地理環境

          濟南市位于北緯36°40′,東經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境內主要山峰有長城嶺、跑馬嶺、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

          濟南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著名的趵突泉就是在濟南。 濟南素有“水都”之稱。

        氣候特征

          濟南地處中緯度地帶,由于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較為清爽,冬季氣溫低,但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4.3℃,極端氣溫最高40.5℃,最低零下14.9℃。年平均降水量660.7毫米。
          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十分典型的國家,而濟南市則是季風氣候明顯區域之一。冬季亞洲大陸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壓,濟南市被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常受來自北方冷空氣侵襲,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風。夏季受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天氣炎熱,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風。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轉夏季、夏季轉冬季的過渡季節,風向多變。一年之中,在不同季節,全市處在不同大氣環流控制之下,構成了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四季變化分明的氣候。濟南市冬季長達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兩個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1985年,濟南市總面積為563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84平方公里。全市耕地率47.6%,高于全省47%、全國平均10.4%的水平。平陰、長清、歷城及章丘南部山區中有耕地1508.3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56.2%,因地勢較高,田塊支碎,耕地質量較差,耕作困難,農作物產量較低。北部平原地區有耕地710.9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26.5%,該區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是糧菜精種高產區。因城鎮及工礦企業的排污,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黃、沿清地帶有低洼耕地465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17.3%,這部分耕地有內澇危害。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頃,低于全省人均0.1公頃、全國人均0.13公頃的水平。全市城鎮工礦、交通用地8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林地面積736.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1%,人均0.02公頃;纳交牡孛娣e94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9%。
          水資源:由降水及黃河側滲補給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6.0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億立方米,占總量的38%;地下水9.66億立方米,占總量的62%。在現狀水利設施及其正常運用條件下,結合天然水資源的特點,可以攔蓄提引的水量,即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11.92億立方米。占天然水資源總量的74.2%;其中地表水4.29億立方米,地下水7.63億立方米。1985年,國民經濟各部門實際需水量12.48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生產及城鎮生活用水3.3億立方米,占26.4%;農業灌溉及農村生活用水8.94億立方米,占71.6%;其他用水0.24億立方米,占2%。
          生物資源:構成濟南植被的區系植物計有1175種和變種,分屬于149科。其中蕨類植物12科,18種;裸子植物7科,21種;雙子葉植物106科,870種;單子葉植物24科,266種。野生植物382種,占植物種類的33%;栽培植物793種,占植物種類的67%。濟南植物區系以華北成分占絕對優勢,其他有亞熱帶成分,多是生態幅度較大的種類。還有來自西北區系的成分,東北、日本的成分,歐美的成分等。
          森林資源:濟南森林類型主要有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原始落葉闊葉林早已不復存在。除局部地區尚保留少量次生天然林外,大部分為人工片林、行道林或散生闊葉樹。落葉闊葉林喬木優勢種有12科、30余種,由其構成的片林主要有楊柳林、刺槐林、櫟林、泡桐林及雜木林等。針葉林耐瘠耐旱,廣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區,是主要植被類型之一,有側柏林、松林。還有少量人工淡竹林。主要林種有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防護林主要是水土保持林和農田防護林。水土保持林分布于南部和東部低山丘陵區,主要樹種是側柏、松類和刺槐。農田防護林,包括農田林網、林糧間作及四旁植樹。主要樹種有楊、柳、泡桐、刺槐、榆、棗等。用材林主要樹種是刺槐、側柏、松、楊、柳等,多為幼齡林和中齡林。經濟林有木本糧油林、水果林、特用經濟林。木本糧油林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棗、板栗等,多分布于南部山丘區。水果林有蘋果、梨、桃、杏、山楂、葡萄、櫻桃、李子、石榴、花紅等。特用經濟林僅267公頃桑園和柞嵐。
          草場資源:濟南市宜林未造林或造林未成林及不宜造林的荒山荒坡66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區。植被類型為灌草叢和山地草甸。灌草叢是一種森林植被被破壞后的次生植被,由草本植物、灌木組成,可分為野古草灌草叢、黃背草灌草叢、白羊草灌草叢、結縷草灌草叢。山地草甸草場分布于800米以上的低山頂坡上,草本植物以苔草占優勢,灌木以胡枝子、繡線菊為主。農林隙閑地草場資源。林間草場主要分布南部山丘區,當林間草場的森林郁閉度較小時,林下則生長胡枝子等小灌木和野古草、黃背草、白羊草、藎草等大量禾草,產草量較高,宜作割草場。農田隙閑地草場系指宅旁、地頭、溝邊、路旁等生長草類地段,分布零散,草本植物種類較為復雜,以一年生禾草為主。平原濱湖、河灘草甸草場,分布于河漫灘、白云湖周圍荒灘、各水庫回水地、沿黃沼澤地,以多種濕生草本植物為主。沿黃沙丘草場分布于沿黃沙丘,以白茅、蒿類、豬毛菜、節節草等沙生植物為主。
          野生植物資源:濟南野生經濟植物有300余種,包括藥用植物、纖維植物、油脂類植物、芳香油類植物、淀粉糖類植物、鞣質植物、土農藥植物、飼料植物等。野生藥用植物: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80科220余種,多分布于南部山丘區。主要有卷柏、銀杏、柏子仁、麻黃、胡桃、紫參、土大黃、牛膝、馬齒莧、瞿麥、芡、蓮、烏頭、木通、小檗、威靈仙、白頭翁、厚樸、杜仲、委陵菜、地榆、黃芪、葛藤、扶芳藤、枳殼、楝、花椒、遠志、棗、酸棗、柴胡、防風、前胡、珊瑚菜、連翹、紫草、荊條、益母草、丹參、枸杞、地黃、車前、忍冬、瓜蔞、多花沙參、杏葉沙參、沙參、桔梗、紅花、土三七、旋覆花、蒲公英、蒼耳、香蒲、蘆葦、香附子、菖蒲、天南星、半夏、土茯苓、黃精、玉竹、豬毛菜等。

        經濟概況

        齊魯軟件園

          經初步測算,2009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335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0.2億元,同比增長13.0%。全部稅收435.5億元,增長13.6%;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1.7元,增長9.2%;城市人均消費性支出14764.3元,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7804.8元,增長8.7%。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完成產值1587.0億元,增長12.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39.5%,較年初上升2.2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出口增長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億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07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1453.55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74億元,增長13.0%。

        交通狀況

          航空
        緯六路高架路   濟南遙墻國際機場位于濟南市東北方向的遙墻鎮,距市中心28.5公里,同濟青、京福高速公路相接,距泰山100公里,曲阜170公里。每天都有航班飛往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廣州、貴陽、?、杭州、哈爾濱、昆明、南昌、南京、上海、浦東、汕頭、沈陽、深圳、武漢、煙臺、張家界等地。2009年7月24日,濟南市臺辦發布消息稱,經過兩岸民航機構的協商,兩岸定期航班及新增航班于2009年8月31日起飛。濟南至臺北直航定期航班首航日于2009年9月2日。濟南國際機場是全國著名大型綜合機場之一,可以起降大型民航貨運班機。2004年改建的機場建筑大大提高了濟南機場的客貨吞吐能力。
          鐵路
          濟南市為濟南鐵路局駐地,濟南鐵路局線路里程和營業收入在全國路局處于中上水平。濟南樞紐為濟南鐵路最大的鐵路樞紐。經過濟南的鐵路線路:京滬鐵路、膠濟鐵路、邯濟鐵路、膠濟客專、京滬高鐵、青太客專
          公路
          濟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截至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9833.1公里,目前,濟南向東有濟青(濟南—青島)高速公路,向南、向北有京臺(北京—臺灣)高速公路、京滬(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向西有濟館(濟南—館陶)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將濟南環繞其中,國道104線、105線、220線、308線、309線及省道101線、103線、327線等16條省道橫貫濟南。濟南作為全省公路網絡中心和高速公路樞紐地位已經確立。2007年,隨著濟廣(濟南—廣州)高速、濟萊(濟南—萊蕪)高速、繞城高速大北環等重點工程項目的逐步建成通車,濟南公路通達深度和公路集疏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體育運動

          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比賽場館濟南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坐落于濟南東部新城,北起經十路,南至體育南路,東起體育東路,西至體育西路,占地81公頃(1215畝),建筑面積35萬㎡,包括6萬座席體育場、1萬座席體育館、4000座席網球館、4000座席游泳館以及6萬平方米中心區平臺廣場。規劃設計總體呈“三足鼎立”、“東荷西柳”布局,功能上滿足全國運動會和世界單項體育賽事的要求,設計上成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筑。工程于2006年6月開工,2009年上半年試運行。

        教育資源

          濟南是山東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這里有國家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的重點大學山東大學,以及山東師范大學等一系列本、?圃盒,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人才。濟南總共有44所高校,文化氛圍極其濃郁,書店三五步之內必有一個,種類豐富齊全,價格公道。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趨勢的展開,市區高校規模已經遠遠不能容納眾多的來濟學子,自2000年左右,各高校開始擴建校區,距今為止已經興建了長清大學城和章丘大學城。

        旅游資源

          錦屏春曉
        濟南千佛山大佛   龍洞山在濟南市東南三十里的地方。這里山勢奇絕,風景壯麗,是濟南著名的風景區。作為濟南八景之首的“錦屏春曉”就在風景最佳的“獨秀峰”處,這里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迭障,危峰壁立。獨秀峰上,“錦屏巖”高達八十余米,似屏風。巖周松柏蒼翠,楊柳垂青。巖壁,繁花艷艷,芳草離離。明代文人劉敕,曾做過這樣的描繪:“丹碧點綴,曉霞掩映,絢若錦屏”。西峰懸崖上是西龍洞,洞壁鐫有佛像,洞頂鐘乳石花叢生。東龍洞在東懸崖上,難以攀登,相傳有"金瓶"、"春曉"兩洞,每逢立春這天,有陽氣沖出,干葉枯草隨之飛揚。龍洞下深谷中,原建有“壽圣院”,形式古拙.金碧輝煌,院內銀杏蓊蔥,松柏蒼翠,古碑數方。宮北向西,雙壁若劈谷深蜿蜒,似龍盤曲。澗內有泉,流水潺潺。再加懸崖上,古木成蔭,山花爛漫,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觀。二三月間,桃花迷徑,旭日東升,景色尤奇、蜂蝶起舞、鳥兒歡歌,一派生機。
          鵲華煙雨
          鵲、華兩山,在濟南市城北,山勢俊秀,景色迷人。鵲山無主峰,林木青翠,橫列如屏,山上舊有鵲山院、鵲山亭,扁鵲墓等古跡。相傳,山下有鐘鼓二石,以石相擊,聲揚數里。每年七、八月間,鳥鵲云集。明朝人王象春曾寫《鵲山》詩記述:“萬岫千巖濟水蟠,如屏孤逗出河于,秋高鳥鵲集何事,霄漢空疑斗女寒”。與鵲山隔黃河相望是華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最早描繪道:“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發,望同點黛!碧瞥娙死畎滓灿小捌澤胶尉,綠翠如芙蓉”的贊語。山上建有華陽宮、三元宮、泰山行宮等廟觀,院內古柏蒼翠,蔚為壯觀。 鵲山華山之間,原為鵲山湖,湖光浩渺,碧波萬頃,“飛鴻翔鶴,遠勢盤空”。水村漁舍柳綠花紅,渚生蒲葦,水浮荷菱,微風輕浪,舟載歌聲。陰云之際,兩山連亙,若離若合,時隱時現,云霧繚繞,如二點青煙,誠為一幅絕妙的水鄉圖畫,故昔人稱此景為“鵲華煙雨”。
          明湖泛舟
          大明湖昔日湖面很大,碧波萬頃,遙接群山,氣勢壯闊。在這寬闊的水域中,四季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春日,最為豐姿的要算是垂柳。湖岸、沙洲、島上,無處不是,有的彎著,有的臥著,有的立著,清風一吹,柳絲輕蕩。夏日荷浪迷人,片片的蔥綠,點點的嫣紅。深秋,雪白的蘆花,謝落如柳絮,隨風飄揚,翩翩起舞。冬日,明湖雖暫失綠波,然而銀裝素裹,也分外妖嬈。明湖,不僅四季景色奇異,而且常年充滿生機。黃鸝鳴于翠柳,鷗鷺點于清波,笙歌揚其遠韻。人們蕩舟其中,“如游香國”,人們將這一景觀稱為“明湖泛舟”。解放后,人民政府對大明湖加強了管理,廣植了花木,疏浚了湖面,整修了名勝,添置了畫舫,節假日,不少人都來這里體味明湖泛舟的樂趣。
          白云雪霽
          珍珠泉大院原是歷代王府官邸,內有濯纓湖,由珍珠、濯纓、珠沙等泉匯集而成。昔日湖面寬闊,景色秀麗,《珍珠泉銘序》中曾描述過:“瀠泓沖融,清瀾百步,旁流帶垣,通舟二里;魚鳥荇藻,怡怡悅性”。岸邊建有白云樓,是元朝張宏官邸,元散曲家張養浩曾作《白云賦》贊許:“翼截華鵲之煙雨,背摩霄漢之日星”。站在樓上,北可觀明湖碧波,黃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蔥!扒耶斞╈V白云繚繞,下接水光,上浮天際,宮殿隱隱在煙霧中,宛然如畫!毖┖髴{欄遠望,晴光四野,景色綺麗,悅人心目。故被人稱為“白云雪霽”。
          歷下秋風濟南千佛山大佛
          距大明湖南岸不遠,有一湖中最大的島,上有歷下亭、名士軒、蔚蘭軒、御碑亭、高閣、曲廊等建筑,紅柱綠瓦,雕梁畫棟,古樸典雅,蔚為壯觀。這里風景美麗,歷代文人多來相聚,作文贊美;清代蒲松齡曾作《古歷亭賦》寫道:“籠籠樹色,近環薜荔之墻;泛泛溪津,遙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狎鷗與野鷺兼飛;聒耳嚌嘈,禽語共蟬聲相亂。金梭織綿,唼呷蒲藻之鄉;桂揖張筵,客與蘆荻之岸。蒹[1]葭挹露,翠生波而將流;荷芰連天,香隨風而不斷。蝶迷春草,疑謝氏之池塘;竹蔭花齋,類王家之庭院!鼻镲L使景生色,更送來了芳香,正如昔人詩句所講:“兩岸垂楊蔭綠苔”,“風起荷香四面來”。秋風送香也送涼。徐徐涼風,輕拂衣衫,令人心爽。就因此景秀美,氣溫宜人,故被人們稱為“歷下秋風”。
          趵突騰空
        趵突泉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素有“天下第一泉”之譽。歷史文獻上記載趵突泉“勢若云沸,其高數尺,晶渺如練”,所以被稱為“趵突騰空”。據史籍記載,趵突泉最高噴涌高度可達1米多,實為濟南一大奇景。泉池中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小泉頗多,簇簇串串,如珠似玉。自上世紀70年代,趵突泉開始季節性停噴,近年來更是多次休眠,經過多方努力今年9月趵突泉終于復涌,但要重現當年勝景難度很大。

        名優特產

          平陰阿膠 阿膠因產于原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它以專用黑驢皮與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水質——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兩千年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將阿膠稱為“圣藥”,與人參、鹿茸并稱中藥三寶。
          章丘大蔥 章丘種植大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優良品種“大梧桐”,一般株高150至170厘米,最高達到2米,單株重1斤左右,有的達到3斤多,章丘大蔥被稱譽為“世界蔥王”。
          龍山小米 章丘市名產“龍山小米”,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向皇帝進貢!褒埳叫∶住奔挟a于龍山村周圍十里內,是一種無公害食品。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產于章丘市的明水鎮,已有2000年的歷史,從明朝開始就作為貢米向皇帝進獻.以濃郁的香味而聞名中外。
          黃河大米 位于魯北平原南部,瀕臨黃河,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是濟陽縣發展水稻生產的一大優勢.以優質黃河大米水灌溉產出的濟陽大米,被成為濟陽黃河大米。其米無污染、品質好 、食味佳 、營養價值高,深受省內外好評!吧蚤T”牌黃河大米系濟陽縣毗鄰黃河的稍門鄉以得天獨厚的優質黃河水灌溉產出的大米,被譽為黃河大米。該米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 B1、B2、氨基酸、葡萄糖以及鈣、鐵、等元素。味道香甜、食之不膩,蒸煮皆宜,長期食用具有抗衰老、健身之功效,產品遠銷濟南、天津、北京、東營、德州等十幾地市。
          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目前,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既可制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平陰玫瑰以出售鮮花蕾為主,大多銷往江浙一帶及東南亞地區。
          紅玉杏 紅玉杏又稱“金杏”,主產于濟南市歷城、長清,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為山東杏中之魁。單果重60-83克,最大單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肉細嫩,酸甜可口,是山東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魯繡 濟南刺繡,亦稱魯繡,是山東省著名的傳統刺繡,也是我國刺繡史上記載最早的繡種之一。濟南刺繡素以絲繡、發繡著稱,特別是發繡,是以人的頭發做繡線,工藝細膩,風格獨特!
          商河縣彩椒 商河縣彩椒基地始建于2000年6月,位于商河縣城以南,轄玉皇廟辦事處和許商辦事處部分地區,總占地面積2萬畝;亟ㄓ懈邩藴识酱笈1萬個,主要種植以色列、荷蘭等國外甜椒品種,這些品種抗病高產,耐貯運,單果重在0.5斤以上,顏色有綠、紅、黃、紫、白等5種,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濟南小吃

          1、泉城大包 幾乎每個來泉城旅游的人都忘不了品嘗名聞遐邇的泉城大包。它選料精細,做工考究,配料豐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種多。泉城大包97年起就獲"中華名小吃"獎。它快捷方便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獲得廣泛贊譽,蜚聲海內外。老地址是南門大街2號。
          2、草包包子 普利街15號,做1路公交車到普利街下車前行10米左右。濟南的名吃,始創于20世紀30年代。因創始人張文漢先生憨厚淳樸的綽號“草包”而得名。精致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開發出以豬肉灌湯包為首的十余種風味。生意出奇的好。據說當年黃河岸邊有一家飯店雇用一個小伙計,表面看愚笨無能,所以叫他“草包”,只讓他做包包子的粗活,其實這人精明能干,制作的包子很快成了名吃。以后他自己到濟南市區開店,專做包子,取店名“草包包子鋪”。
          3、孟家扒蹄 共青團路草包包子鋪路口一直向北走,大約二三百米就到了。具體位置是朝陽街28號(一座四層小白樓)。老字號。門臉不大卻生意興隆。除了它的老招牌扒蹄和排骨,碎肉也不錯。上午10-12點,下午16-18營業。
          4、名士多烤全羊 濟南經三緯九路26號。泉城“十大名吃之一”,清朝末期即名聲大起。選梁山1歲青山羊,以祖傳秘方烤制,保持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
          5、黃家烤肉 濟南名吃?峙潞芏嗳藳]有吃過。黃家烤肉起源于章丘,以豬肉為主料,秘方配料,用水果樹枝熏烤制成,口味略咸。黃家烤肉有兩種,瘦肉和五花肉(帶豬皮)。瘦肉且不說,五花肉肥而不膩,豬皮香脆可口,絕對是烤肉中的上品。
          6、天天炸雞 天橋醫院東鄰。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工藝精湛、風味獨特。得到省內外人士稱道和許多留學生的認同。
          7、奶湯蒲菜 以濟南大明湖出產的一種質地鮮嫩、味道清鮮的蒲菜為主料,加奶湯烹制而成, 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奶湯蒲菜是燕喜堂的名菜,后因燕喜堂經營不善而失傳。
          8、油旋 濟南傳統精細風味小吃。清道光年間,濟南城里就有油旋經營。油旋蔥香濃郁,外酥內嫩,很受歡迎,流傳至今。
          9、燒烤 回民小區、紙箱廠燒烤、啊里吧吧燒烤、一九燒烤、馕食烤吧、好旺角、良田燒烤、新疆食府 、草春堂、紫羅蘭燒烤、王舍人、鑫鵬羊倌。
          10、糖醋黃河鯉魚 鯉魚鮮嫩肥美,營養豐富。濟南地處黃河下游,烹燒鯉魚有其獨特的地方風味。糖醋黃河鯉魚歷來被尊為山東名菜之首。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
        自慰时看得爽的无码黄网站,自慰网,自慰无码,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1. <td id="iusqp"><option id="iusqp"></option></td>
      2. <p id="iusqp"><label id="iusqp"><xmp id="iusqp"></xmp></label></p>
          <acronym id="iusqp"><strong id="iusqp"></strong></acronym>

            <big id="iusqp"></big>